這本嚴格來說,應該算是工具書吧,補充一下我 n 年沒有再進步的日文程度。書中分成很多類,列了許多近年流行的用語。有些真的很常見,但我都沒有認真的搞懂它們的意思。
加上語源的解釋,確實會更容易記住它們的意思;下次再見到時,就不會又一頭霧水了。
這本嚴格來說,應該算是工具書吧,補充一下我 n 年沒有再進步的日文程度。書中分成很多類,列了許多近年流行的用語。有些真的很常見,但我都沒有認真的搞懂它們的意思。
加上語源的解釋,確實會更容易記住它們的意思;下次再見到時,就不會又一頭霧水了。
很久很久以前就買了韓文版,在中文翻譯版出來前就買了。但…就是一直看不完。前幾天找了中文版來看,果然,是本很好讀的書,兩三天就全部讀完了。
故事題材很特別,把人的夢境當成是可以販賣的劇本,睡著的人可以來買他們想要做的夢。在這個大前提下,書中描述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藉由不同的夢境讓他們在現實中得以進行得更順利。
之後有空的話,應該還是要把韓文版看完才是。另外,好像第二集也出來了(是不是該再入手呢?)
沒想到隔了兩三個月寫的第一篇讀書心得,竟然是這種書。與其說它是書,不如說它是文宣吧。
這本"口罩文化史",根本刷新我三觀。書名取得很好聽,叫文化史,但實際上是在不斷洗白中國在新冠肺炎這件事上的種種行為,跟講述其他國家政策或領導人的不是,而且一大堆篇幅是在堂而皇之的歌功頌德,黑的都可以講成白的。對於這樣的書可以流進台灣的圖書館,深感可惜。我之所以忍著看完,就是為了吐槽。
對於霧霾的描述,倫敦、洛杉磯和東京幾百幾十年前的情況,講得鉅細靡遺,跨了好幾頁;結果講到重點國家時,三言兩語就帶過,然後又開始歌功頌德。
而且三不五時會吃別的國家豆腐,講到日本就會一直強調日本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就算是有,這件事又跟口罩有什麼關係呢?
不過,書中有句話確實說得很好: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同樣的新冠疫情威脅,造就了不同的政治現實和應對行動。有的國家則總幻想能保住經濟。… 無視專家們的科學建議,漠視民眾的生命安全,刻意忽視事實,故意製造衝突,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總統寶座。口罩與政治捆綁在一起,這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看了一下本書的作者:周凱,香港大學政治學博士;高福進,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以後應該還是要避開這類的書才行。
作者用比較輕鬆的口吻,介紹這幾百年來心理學這門科學的歷史。描述到不同時期的不同流派,以及各個重要的流派創造者;也把不同學派間的演進關係,或是差異,盛行的地理位置都有清楚地說明。看完後大致上對於心理學歷史會有點了解。不過,如果想要真的了解每個學派更深入的內容的話,就得要再找個別的專書來看了。書上有提到每個學派大師,當初有名的著作是什麼,在哪一年發表的。這些應該都是很好的 to read list (不知道會不會太硬)。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將這些我有想要找來看的書都劃了重點。無奈,Hyread APP 有些問題,似乎沒有把我做的劃線內容記錄下來。在試圖用 Gaze One S 上傳劃線內容到 Evernote 時才發現,今天的部分完全沒有記錄到。真是可惜。
以後在操作上要再多加注意一下。
這本書篇幅不多,後面還有一大段是在介紹 Ark 基金最主要的幾檔股票的公司簡介,所以一下子就看完了。書的前半段主要在描述凱薩琳在自己開公司前的一些經歷,再來是開公司後的各種事蹟。
不過,跟巴菲特的長期績效比起來,畢竟凱薩琳的 Ark 基金經營時間還不到十年,可能要再看更長一段時間才能跟巴菲特相提並論。另外,巴菲特還在世啊,而且他的公司也還經營的好好的,為什麼書名要取做後巴菲特時代呢?
凱薩琳的投資手法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不大一樣,以下是書中的重點劃線:
破壞性創新」必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
它會帶來成本的大幅降低,並創造大量的需求
跨越行業和地域性,帶來更多創新的應用。
為一個平台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
只選擇五年內(方舟的最低預期持有期)能夠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的公司
很快能看完的一本書,看完會讓人覺得有點沉重。身在台灣,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每個路口都能找到便利商店,裡面除了買東西之外,還不斷增加各種便民的服務,包括繳費,寄物,收包裏,拿車票等等等。每一項新增的服務都是在挑戰便利商店店員的極限,究竟一個領時薪沒有多少錢的員工,能夠同時進行多少工作項目。
書中從超商的歷史開始講起,讓人能夠知道當初統一是怎麼樣開始進入這產業,和其他家是如何演進而來的。再來講到店員的日常,讓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能夠一睹店員十八般武藝是如何養成和怎麼安排時間。光是用看的,我就覺得自己很難勝任這樣子的工作內容;需要注意的事項實在是太多了。
講完店員日常後,開始講起超商裡各式各樣的機器,以及這些機器是在什麼時候引入的。每項機器都有操作方式,或是充滿著各種 SOP 要熟記。
最後則是比較概觀的在講組合勞動這件事,以及這個被便利給慣壞了的社會。便利後頭的代價,是別人付出生命,重覆著機械式的 SOP ,提供服務,才讓大多數人能夠在巷口的每一間超商裡完成那麼多事。書裡也提到了現代人的生活,其實都幾乎被工作填滿了。自己剩下不多的空閒時間裡,想要能夠更快速地完成許多事。這也是為什麼超商開始包山包海,朝著一站式的提供眾多服務的路走去,讓他的消費者即使是在下班後,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包裏,可以繳費,可以吃上熱食,可以拿預約好的票劵。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再改變生活型態到每天只需要上班半天,或是一週只需要工作兩三天的話,是不是就不再那麼需要這麼便利的生活呢?好好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不是很好嗎?
對於官網的教學如果看了覺得不夠系統化的話,可以考慮再看一下這本書,應該可以讓你在開發 Compose 時,有更全面的觀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講一間創辦人在被收購時,相信對方可以讓自己自主的經營,又能享受到母公司的種種資源。結果嫁入豪門後,發現自己常被苛刻地對待。明明就是用著比較少人達成母公司早期的成就,但在要資源時卻常常受到限制。在後面幾年,更是因為功高震主,許多原先在 Facebook 可以導回 Instragram 的連結都被拔除了。明明是同一間公司,卻老是被像是後母的 Facebook 另眼看待。最終,兩位創始人都在受不了的情況下,離職而去。
中間還有很多篇幅講到在經營策略上,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差異。下面有些節錄:
到了2017年前後,大眾開始明白到他們所熱愛的社群媒體產品,其實不全然是開發給他們使用,也是要用來操縱他們的行為。
正是這些Instagram所迴避的事物──超連結、新聞、瘋傳內容、邊緣故事──讓臉書與用戶之間的關係變得廉價
正是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讓兩個產品的總管間,愈來愈有距離。
跟 Google Map 革命一書比起來,似乎被併進 Google 會更幸福一些。Facebook 併購的那幾間新創,到後來每個創始人都走掉了,而讓自己的產品逐漸進到祖克伯的掌控中。
與一般死板的技術教科書不同,這本書是用姐弟倆的對話來展開每個章節中的主題。有劇情就比較容易讀。雖然大部分的內容都點到為止,但因為本身就已經對 Android APP 夠熟悉,所以都很能快地看過去;但在 server 端可以感受到也是講得比較快,所以細節無法帶到太多。對於初學者的話,應該比較容易卡關,或是自己要再多花點時間去閱讀相關的延伸主題。
書中的 server 端比較特別的是採用了 Ktor,以 Kotlin 開發的伺服器端解決方案,讓已經會 Kotlin 的工程師不用再學新的語言,就可以快速上手。在發布服務時,書中選用的是 Heroku,不過,比較不同的是,它並不是直接推上 Github 的 repo 讓 Heroku 幫忙發布,而是將程式 build 成 Docker image,再利用 Heroku 的 CLI 程式來發布。以這型式發布的話,每次有改版,應該是本地端要再自行 upload Docker image 到 Heroku。這應該就有賴於自己有沒有建立自己的 CI/CD pipeline 吧?
下次有空應該也要來試一下這種發布的方式看看。
這本書是由一位資深記者所撰寫的。身為記者,在採訪的時候,必須要很有技巧地提問,引導受訪人把真正的重點提出來,或是透過一些方式和原則,讓受訪者能講出吸引人的內容。
整本書分為四大部分:觀念篇、基礎篇、技巧篇、實戰篇。每一章節後面都會有練習題讓讀者試著用剛學到的技巧來進行。由於這本書看得斷斷續續的,所以看完後腦中沒有很連貫的概念。
觀念篇花了不少的篇幅在解釋提問的重要性,也提到了書中不斷出現的優質對話 AAAR 四循環。
好提問是一組溝通的循環(參考圖2-2):先透過提問(Ask),讓對方思考與回答;接著是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了解內容與重點;再來透過覺察(Awareness)去感受當下情境、對方表情與肢體語言,設身處地的理解;最後才運用回應(Response)進行適切的回應
書中很強調聆聽的重要性。發問者專注地聽受訪者的回答,並根據他的回答再去做延伸的詢問,或是將其拉回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部分。發問者不應該是透過問題來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應該將重心真的放在受訪者身上。
在問問題時,不是看到什麼就問什麼,而是:
將現象轉變成問題,需要先描述清楚現象發生的狀況,從中找到各種值得重視的問題,再歸納這些問題,整理出最重要的問題,繼續探索問題背後的問題、需要解決的難題
書中也點出了很常見的問題:
大部分溝通失敗的原因,都在於用習以為常的直覺反應去回應對方。不是沒有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就是誤把對方苦惱的「現象」當問題,沒有辨識與細加探索,只是原封不動當成問題,接著提出錯的解決方案或答案,造成問題愈來愈多,疲於奔命、解決不完
第六章的主題是:什麼是好問題。
學好提問的第一步,就是先知道你的溝通對象、目的,要完成什麼目標,接著,透過管線,一步步把對話導向想去的地方
觀點由不同的取景畫面組成,包括遠景的整體「視野」,透過不斷轉換移動的中景,呈現不同角度的「視角」,最後是近景聚焦特寫的「視點」
遠景的視野就是宏觀鳥瞰的脈絡思考,了解人事時地物的來龍去脈。先由這是誰(who)的問題(what)探索,接著把這些問題放到空間視野(where)來看,
上面針對觀點,視野,視角和視點的解釋很不錯。利用這種微觀和概觀的方式,從不同層面來思考問問題想要達成的目的。
第七章則是描述如何問出好問題。書中提到的作法是:
我整理出三原則,讓大家懂得如何問出好問題。第一是三S要素、第二是拆解大問題變成小問題,第三是問題要由淺而深。
三S包括:1.簡單(Simple):問題要簡單,不要讓人聽不懂,也不要賣弄個人專業。2.簡短(Short):問題要簡短,三十秒內要把問題講完。3.具體(Specific):問題要具體明確,包括人事時地物都簡要說清楚,產生具體的經驗連結。
提問最怕假提問、真賣弄。
這邊的"真賣弄"就是搞錯了問問題的目的。
關於想要問的問題,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來整理:
1. 先發散、再收斂
2. 整理問題的順序
運用便利貼將這些問題排序,從最好回答、最具體、最容易聯想的問題優先
3. 構思整體的問題
將問題都排好調整之後,再思考整個問題加總起來,是不是我最想問的問題?
***
技巧篇介紹了四個提問技巧:承轉力、正向提問力、重點力與追問力。
承轉力:
承轉力該怎麼進行?我提供三個做法,讓大家可以參考。第一是先向上歸類找連結,創造「Like感」;其次是運用鏡像反映(mirroring)法有效接話,持續帶動話題;第三是運用4W1H方法,在對話中收集與
正向提問力:
為什麼」有兩種目的。一種是正向的好奇,想要探索外在人事物,另一種是回溯式的了解原因,多半比較偏向負向的咎責
先問如何或怎麼:How取代Why
為什麼這場談判那麼不順?」「為什麼我的論點沒有改變對方?」我們可改成以未來為目的,而非咎責過去表現不如意,可以改成「「下一次,我要『如何』讓這場談判順利且成功?」「我的論點要如何呈現,才能改變對方
改問「什麼」:用What取代Why
如何」的提問是想方法、具體的作為,「什麼」的提問,則是開啟另一種想像,刺激更多想法與可能性
重點力:
如果提問力沒有將全部心思放在對方身上,提問就容易失焦。會變成為問而問,或是變成移轉型回應的話題小偷,只是把焦點、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非以對方為主。
根據重點力的目的,我整理出同理式聆聽、理性式聆聽與總結式聆聽三種方法
同理式:這裏要運用的重點力,就是透過一句話做出肯定的回應。包括定時複誦他剛剛說的話,或是鼓勵讚美的想法與作為,甚至引用他之前、曾經講過的話
理性式聆聽的重點力是帶著確認的提問,想了解她剛剛說的話,要呈現什麼觀點、主張或想法見解
第三個是總結式聆聽。在提問過程中,當主題與問題都告一個段落之後,嘗試提出對剛剛談話內容的結論
我們要為每個段落的對話賦予意義。嘗試把聽到的、理解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做出簡短結論
司徒達賢解釋,高階主管在公司長期發號司令,已經不擅長聆聽,更不習慣理解部屬
善於傾聽就是不斷問自己,對方傳達的訊息是否有根據,他們告訴你這些事的動機又是什麼
有一個持續練習的好方法。我在提問力工作坊最常用的技巧,就是當某位同學講了三分鐘故事、或是三分鐘簡報,我會馬上要求別組同學練習在三十秒之內轉述一遍
追問力:
追問力不足,在於我們被動思考的習慣。
我們需要培養自己有意識地觀察、閱讀、聆聽與思考的能力
要非常認真傾聽對方說的話,我歸納,聽出五個關鍵點,就能進行更深入的追問,其中包括:趣點、轉點、斷點、痛點與雲點
雲點。對方說的話彷彿飄在雲端上、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內容,需要運用追問力把內容拉回地面,讓我們可理解
敏感問題的第三個重點,就是不急著要對方回應,也不急著問下個問題,必須有停頓留白的時間,讓對方思考或是調整心情
實戰篇開始講述各種真實的情況,比方說創業者和高階主管等,怎麼做更好的提問。
我們必須跳脫同溫層的限制,知道不同圈子的狀況,適時交流不同的想法與情報,或是介紹不同圈子的人進行溝通互動,才能獲得珍貴的情報,刺激新的想法。
我的問題都是先從「什麼」(what)開始問起
領導者不是問題解決者,而是問題給予者,讓下屬面對問題,思考解決方法,並採取行動。」《QBQ》指出
企業主管的有效溝通,關鍵不在說,而是聽
領導者應該提問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接著認真聆聽回應。」《教練》這本書就是他指導過的企業家,回憶他過往運用教練方式的心法。
產生內在驅力動機的養分有三個元素,包括自主、專精與目的。員工有自主控制感、不是被外界逼迫限制,就會更主動投入,持續精進工作能力,從工作中體悟到意義與價值感,就能建立自己的長遠目的
會談前先思考主題屬於哪一個象限的問題意識(編按:參考第三章圖3-4),是人際溝通、還是外在現象與議題的討論,再運用不同象限的方法來引導同仁思考與表達。
除了不同角色在提問時的一些重點外,書裡還提到了身為會議的主持人如何有效地掌握會議的進行。
團隊溝通跟一對一溝通不同,在於主管扮演的主持人角色,需要讓不同的人都能集中注意力
主持人第一層運用的重點力,在於快速摘要、整理他人說話的重點
主持人第二層要運用的重點力,在於整合觀點
主管透過會議討論,不只是了解進度,更能培養同仁的問題意識與思考能力。主管可以透過團隊溝通四象限
首先,我運用第一象限初步的淺層歸納,嘗試引導他們把目標陳述的更具體,才能達到有效溝通
第二階段就是第四象限、重新定義問題的正向提問與深入追問,引導大家深入思考
這時進入第三階段、第二象限的淺層回應。我再重新歸納大家的提問與想法,回應大家轉換思考的共識
最後進入第四階段、第三象限的找尋亮點。我請大家轉換焦點,從思考問題轉成思考對策:
一個好主管,也是一位好提問教練,更是一位優秀的會議主持人,能夠引發同仁的投入參與、活化思考表達能力,創造團隊的共識與工作意義,寫下自己對成功的新意義。
感覺要當個好主管,需要具備的能力還真不少。
第十六章又提到主持人的提問引導力:
一位好的主持人就跟提問者的角色一樣,是綠葉而非鮮花,目的是讓講者、與談者激盪精彩對話,產生好故事、好觀點,讓聽者有好的收穫
教學提問的目的是培養思考能力,主持訪談的目的則是製造好故事、豐富有趣的對話,以及啟發思考的觀點,因此提問引導方式仍有差異。
這需要自我訓練與克制。因為我們很容易想表達意見、想凸顯自己的專業,以至於不斷說話,或是發問,卻忘了聆聽他人。只有專注聆聽,才能聽出關鍵轉折點、找到故事隱藏的線頭,再運用巧妙的提問,輕輕一推,讓故事更流暢地說出來。
整本書看下來,提了很多技巧和觀念上的建立。溝通畢竟是個很即時的互動,不行每講一句每聽一句就慢慢地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所以要經過不斷地練書才有辦法將書中的很多方式內化,很自然地運用出來。
技巧部分可以慢慢地練習,但觀念部分倒是可以多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重點是什麼,將重心移到受訪者或回答問題的人。
剛好 Hyread 有介紹,就從圖書館裡借來看。薄薄一本,一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後來想起來,好像 Netflix 上面的某部台劇裡的情節,跟書中的某一段很像;再上了 Netflix 查一下,真的就是一樣劇名啊。
書裡的故事都蠻感人的,而且作者是女醫生,在書寫上的角度跟男醫生還是有些差別,讀起來感覺不大一樣。除了講作者因為一些緣故離開大醫院,來到鄉間小醫院的各種大小事外,也或多或少地帶到了現在台灣醫療環境的一些問題。會出人命的,忙到沒天沒地的,都沒有什麼人想要再做了,大家不是離開醫生這個行業,就是朝錢多的醫美前進。如果大環境還是這麼下去的話,只會惡性循環。
在圖書館用作者名字查詢,另外找到了兩本書。趁 Netflix 的影集還沒紅起來前,先把這兩本書也借來看。
看了那麼多閒書,還是偶爾要看看新的工具書,增加一點常識。IT 鐵人賽出了很多作品,份量都不會太多,可以在兩三天左右看完。這幾天把這本 Svelte 的入門書看完了。雖然之前學過 Javascript,但總覺得它的語法不是那麼地喜歡,所以還是一直沒有踏入前端的領域。但,看看這一塊新推出的 framework 總是可以當做參考。
這本書寫得還蠻淺顯易懂的,不用什麼太多的背景知識就可以輕鬆讀完。在目前 React, Vue, Angular 三頭頂立的情況下,Svelte 還可以那麼快地攻城掠地,總還是有它特別的地方,多學習總是好的。
很久前買的書,但不記得是不是有看過一遍。至少這次再看,發現都沒有什麼印象了。這本介紹韓國的書,和其他的都不大一樣,從它的目錄可以大致看得出來:
* 光鮮亮麗的韓流背後
* 財團治國?韓國人的集體主義
* 韓國與美軍之間的愛恨情仇
* 北韓二三事
* 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 延邊,琿春
* 韓國華僑
每件事看起來都是圍繞著韓國的主題,但又不見得是在講韓國本身。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對於中國東北靠近北韓的自治區的訪問和描寫。這一塊是其他書籍不會去關心或是調查得到的部分。還有最後提到的韓國華僑,如果沒看這本書的話,也不會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群人,明明是拿著中華民國護照,卻不能享有中華民國護照的相關好處。
其他像是韓國財團的各種事蹟,在新聞或是電視上也常會看見。但沒想到這種大財團會長因犯法被關,然後不久後又被總統特赦放出來的事情,竟然不斷發生。也難怪書中會寫:
被法院定罪都可以放生了,還有什麼難得倒他們?
書裡對於駐韓美軍的由來,和因此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都有做相當詳細的描述。我想,目前駐沖繩的美軍也是有一樣的歷史淵源吧。
看那麼多科幻的小說,竟然到最近才知道有這麼一位作家 -- Ted Chiang, 姜峯楠。他的著作不多,但卻獲得了很多獎項。Exhalation 是裡頭蠻有名的一本,不過買了之後才發現,是書中是有好幾個短篇。
第一篇是 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我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先寫一下記錄,深怕之後又忘了。與其說這篇是科幻短篇,不如說他是用科幻的情節包裝了一些想法在裡頭。一開頭的開場就很吸引人,是在中東地區,一個我們比較不會想像的故事地點(除了戰爭或間諜片以外),然後隨著主角的一些發現,漸漸地把故事帶到重點去。中間的舖陳會讓人一直想讀下去,會想了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
第二篇 Exhalation 剛看完。果然調性跟第一篇差不多,將呼吸這件事帶入一個特別的概念中,延伸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最終,還是加了點人生大道理:
Contemplate the marvel that is existence, and rejoice that you are able to do so. I feel I have the right to tell you this because , as I am inscribing these words, I am doing the same.
第三篇: What's expected of Us。在講神奇的 predictor,可以在一秒前知道你即將按它,在那前一秒先亮燈。這種神奇的 timer 能在 -1 秒後反應,進而延伸到一個概念是:凡事都是既定好了,不論你現在做什麼,都是早就註定的了。這件事讓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原本想看的是另一本,但現在線上圖書館都還沒進書,所以改看比較近期才發行這本。
這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大家比較會提出的疑問做說明:為什麼要關心社會議題呢?為什麼要了解不同的觀點呢?可以保持中立的立場嗎?為什麼我在講自己的想法時,卻沒有人想聽了?每一個提問在說明後,最後一頁都會用插圖把重點寫出來,算是將該章節做一個摘要。
一些重點摘要:
關心身邊發生的議題,應該是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事
對於自己關心的議題怎麼去了解
探索發現 → 觀察發問 → 蒐集資訊 → 做出判斷 → 表達觀點
第二部分就是把這一兩年來志祺七七探討過的議題分為:個人、家庭和學校,以及社會與世界篇,在書中把這些議題的重點,和可以思考的方想列出來,讓讀者可以自己去思考。
很快地翻完的一本書。雖然就標題來看,也是在講亞馬遜公司內的一些文化和作法,但因為作者主要工作的地點是在日本,而且部門也比較不偏向是開發團隊,所以很多作法都只能當做是參考而已。
書中的內容比較是以主題式的方式在做介紹,前後沒有太直接的關聯。好處是想看哪一個主題都可以直接跳過去看,但缺點是這比較像是一本偶爾可以翻閱參考的書,而不是從頭到尾看完後,會有個完整概念的書籍。
書中有教了很多作法,下面列出幾項比較有印象的:
所有部門都高速執行PDCA 亞馬遜非常重視如何快速地進行PDCA(計畫→執行→查核→行動)循環。
PDCA, 每一步都指出了事情如何完成:要先有計畫,小規模試行,在執行後要查核,然後進行調整和相對應的改善。A 是 Act,或是 Adjust。書中是寫 Act,但 Adjust 可能會比較好懂一些。
亞馬遜為每位員工訂出一個應當達成的數值目標。
對於員工要做的任何職務,都要訂出目標,透過數字來管理。有數字為目標,就比較不會在上下溝通時出現落差,也可以讓每個人的目標比較容易從年,切割到月,再細到週或是日。
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一年=五十二週」的觀念根深柢固,他們不會用「三月第一週」這樣的方式來理解,而是以一到五十二的流水號來稱它「第十一週」
用週的方式來看目標達成率,目前在任職過的公司裡,都還沒有採用過。大都還是以季或是月來當做檢討的單位。
如果是亞馬遜,召集會議的人會透過內部系統事先告知與會者「這次會議的目的(即目標)與會者在會議結束後應當是什麼狀態?
這點很重要,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會前要很明確知道希望與會者在會議後的狀態,從此來檢視會議中的狀況。
不准花時間製作PPT的動畫什麼的!全部以文章的形式製作!做成看過就能理解內容的資料!亞馬遜幾乎所有可以公開查閱的資料都是1 Pager的形式
以商業方案上的討論,確實用條列式或是說明式的文件會比較清楚,不會被過度簡單化的投影片所以誤導,或是事後再看投影片無法掌握到細節的資訊。但,這在技術討論上可能比較難實現,畢竟很多技術的不同方案,如果不透過投影片或圖表來呈現的話,無法達到有效溝通。
亞馬遜在編組計畫團隊上有所謂的「兩個披薩」原則。這是總裁傑夫.貝佐斯在二○○二年提出的組織編組的重要觀念。兩個披薩」指的是「兩個披薩就能填飽所有人肚子那種程度的人數」。若以實際人數來說就是五到六人,多則十人以下。
團隊大小,兩個披薩理論,目前工作上的團隊大都還在這個範圍內。但有些專案因為涉及的層面比較廣,就廣議來說,大團隊就不大可能還維持在兩個披薩的大小。這個問題,可能就要再高一層來做調整了。
看了十六天才看完。英文的閱讀速度比想像中的還要慢,再加上這本書有比較多生物化學上的專有名詞,儘量作者已經試著寫得很淺顯易懂了,但還是要偶爾查查單字。
作者是 Steve Jobs 那本書的作者,但我反而還沒看過史帝夫傳,就先來看這本了,不記得是在粉絲頁上看到的介紹,還是有朋友的推坑。總之,前一本書看完後,就開始閱讀這本巨著。
書一開始,先從找出 DNA 雙螺旋的架構的故事講起。因為這個故事是本書主角 Jennifer Doudna 的生物啟蒙書之一。再來從主角(簡稱 JD) 小時候出生在夏威夷開始介紹。生為新時代女性,雖然在走這條路上有遇到一些阻力,覺得女生不適合,不應該讀這科系,不過她還是隨著自己的興趣不斷往前進,一路唸到了博士,後博士。
再來進入本書的重點 -- CRISPR。書中很仔細地介紹了跟 CRISPR 有關係的人事物,包含 JD 在參加什麼會議時,遇到了 Charpentier,兩個人怎麼討論,然後開始合作,到後來的論文推出。前前後後還有雙方的學生參與,同時也有其他地區的研究室也在做類似的研究。
在精彩的研究過程講到一個段落後,隨之而來的是不同實驗室和商業公司之間的競爭:從研究項目的發表,到專利的爭取,以及誰應該對於這個領域擁有更高的貢獻度。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雖然都是在做研究,但其實會遇到的問題跟一般社會中的上班族沒有什麼兩樣,也是會勾心鬥角,建立自己的團體,使用一些方式想讓自己的成果更早公布,或是讓自己的能見度最大化。
當 CRISPR 的最初研究發表後,相關的研究開始如雨後春荀,蓬勃發展,就像是古代人開始懂得生火後,就開始研究怎麼利用火來煮各種食物;科學家也開始將 CRISPR 用在各種用途上。
書中很大一個章節是在探討,究竟人類是不是可以用 CRISPR 技術來修改基因,爭議最大的是能不能將這技術用在胚胎上,影響人類的世世代代。如果先將這技術用在移除可能的基因性疾病的話,那是不是也可以用來調整人的外貌,甚至於讓人變得更聰明,更有肌肉。也談到,由於技術還在很前期,所有設備都昂貴,是不是也會造成社會的更加分化,因為只有富人可以取得這些調整,窮人則無法負擔得起。
最後一章節談到了2019年開始流傳的 COVID-19,美國的各個研究單位怎麼打破既往的 silo 研究模式,更加公開的分享彼此間對於 coronavirus 的相關研究成果,一同對抗疫情。很多近期的 CRISPR 相關研究成果,剛好可以在這次派上用場,其中有MAMMOTH使用 Cas12 的 DETECTR,還有Broad Institute 的 Feng Zhang 使用 Cas13 的 SHERLOCK,和稱為 STOP-COVID 的設備。這章讓人見識到了美國人取縮寫名稱的能力。除了這些新興的偵測技術以外,也有大概描述傳統的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怎麼運作的。這應該就是那個 PCR 檢測吧。
書的結尾是 JD 和 Charpentier 在 2020 年拿到諾貝爾獎化學獎的過程。因為就是前一兩年的事,所以可以敘述得很仔細,從怎麼樣收到通知,怎麼跟家人講,和事後的安排採訪,以及兩人怎麼聯繫上。不像是一般網路上看到誰誰誰領到了獎,其實就結束了。
書很厚一本,談到的內容也很多,有些議題其實很開放性,也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和作法。前半部談到的 DNA 歷史故事和各種生物技術的研究過程,是讓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部分;中間的研究競爭,專利訴訟,和基因編輯的道德考量,讀起來就會覺得比較沉重些。
好在收尾是收在好事上,整本書讀完心情還是好的。
接連看了兩集。第一集還算新鮮,到了第二集就看得比較慢了。一來,劇情雖然常會提到乩童,但真的跟乩童又沒有什麼關係。第二集後半大概就猜出是怎麼一回事了,但還是很享受在作者解釋的過程。只是前面舖陳有點久,而且人物有點多,再加上我是斷斷續續的看,看到後來都快忘了誰是誰,或是誰曾經出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