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Exhalation -- Ted Chiang 姜峯楠

 看那麼多科幻的小說,竟然到最近才知道有這麼一位作家 -- Ted Chiang, 姜峯楠。他的著作不多,但卻獲得了很多獎項。Exhalation 是裡頭蠻有名的一本,不過買了之後才發現,是書中是有好幾個短篇。

第一篇是 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我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先寫一下記錄,深怕之後又忘了。與其說這篇是科幻短篇,不如說他是用科幻的情節包裝了一些想法在裡頭。一開頭的開場就很吸引人,是在中東地區,一個我們比較不會想像的故事地點(除了戰爭或間諜片以外),然後隨著主角的一些發現,漸漸地把故事帶到重點去。中間的舖陳會讓人一直想讀下去,會想了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

第二篇 Exhalation 剛看完。果然調性跟第一篇差不多,將呼吸這件事帶入一個特別的概念中,延伸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最終,還是加了點人生大道理:

Contemplate the marvel that is existence, and rejoice that you are able to do so. I feel I have the right to tell you this because , as I am inscribing these words, I am doing the same.

第三篇: What's expected of Us。在講神奇的 predictor,可以在一秒前知道你即將按它,在那前一秒先亮燈。這種神奇的 timer 能在 -1 秒後反應,進而延伸到一個概念是:凡事都是既定好了,不論你現在做什麼,都是早就註定的了。這件事讓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2022/04/24

公民可以很有事:志祺七七の議題探究x資訊辨識x觀點養成 獨門心法大公開 -- 志祺七七

原本想看的是另一本,但現在線上圖書館都還沒進書,所以改看比較近期才發行這本。

這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大家比較會提出的疑問做說明:為什麼要關心社會議題呢?為什麼要了解不同的觀點呢?可以保持中立的立場嗎?為什麼我在講自己的想法時,卻沒有人想聽了?每一個提問在說明後,最後一頁都會用插圖把重點寫出來,算是將該章節做一個摘要。

一些重點摘要:

關心身邊發生的議題,應該是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事

對於自己關心的議題怎麼去了解

探索發現 → 觀察發問 → 蒐集資訊 → 做出判斷 → 表達觀點

第二部分就是把這一兩年來志祺七七探討過的議題分為:個人、家庭和學校,以及社會與世界篇,在書中把這些議題的重點,和可以思考的方想列出來,讓讀者可以自己去思考。

1小時做完1天工作, 亞馬遜怎麼辦到的?:亞馬遜創始主管公開內部超效解決問題、效率翻倍的速度加乘工作法 -- 佐藤將之

很快地翻完的一本書。雖然就標題來看,也是在講亞馬遜公司內的一些文化和作法,但因為作者主要工作的地點是在日本,而且部門也比較不偏向是開發團隊,所以很多作法都只能當做是參考而已。

書中的內容比較是以主題式的方式在做介紹,前後沒有太直接的關聯。好處是想看哪一個主題都可以直接跳過去看,但缺點是這比較像是一本偶爾可以翻閱參考的書,而不是從頭到尾看完後,會有個完整概念的書籍。

書中有教了很多作法,下面列出幾項比較有印象的:

所有部門都高速執行PDCA    亞馬遜非常重視如何快速地進行PDCA(計畫→執行→查核→行動)循環。

PDCA, 每一步都指出了事情如何完成:要先有計畫,小規模試行,在執行後要查核,然後進行調整和相對應的改善。A 是 Act,或是 Adjust。書中是寫 Act,但 Adjust 可能會比較好懂一些。

亞馬遜為每位員工訂出一個應當達成的數值目標。

對於員工要做的任何職務,都要訂出目標,透過數字來管理。有數字為目標,就比較不會在上下溝通時出現落差,也可以讓每個人的目標比較容易從年,切割到月,再細到週或是日。

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一年=五十二週」的觀念根深柢固,他們不會用「三月第一週」這樣的方式來理解,而是以一到五十二的流水號來稱它「第十一週」

用週的方式來看目標達成率,目前在任職過的公司裡,都還沒有採用過。大都還是以季或是月來當做檢討的單位。

如果是亞馬遜,召集會議的人會透過內部系統事先告知與會者「這次會議的目的(即目標)與會者在會議結束後應當是什麼狀態?

這點很重要,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會前要很明確知道希望與會者在會議後的狀態,從此來檢視會議中的狀況。

不准花時間製作PPT的動畫什麼的!全部以文章的形式製作!做成看過就能理解內容的資料!亞馬遜幾乎所有可以公開查閱的資料都是1 Pager的形式

以商業方案上的討論,確實用條列式或是說明式的文件會比較清楚,不會被過度簡單化的投影片所以誤導,或是事後再看投影片無法掌握到細節的資訊。但,這在技術討論上可能比較難實現,畢竟很多技術的不同方案,如果不透過投影片或圖表來呈現的話,無法達到有效溝通。

亞馬遜在編組計畫團隊上有所謂的「兩個披薩」原則。這是總裁傑夫.貝佐斯在二○○二年提出的組織編組的重要觀念。兩個披薩」指的是「兩個披薩就能填飽所有人肚子那種程度的人數」。若以實際人數來說就是五到六人,多則十人以下。

團隊大小,兩個披薩理論,目前工作上的團隊大都還在這個範圍內。但有些專案因為涉及的層面比較廣,就廣議來說,大團隊就不大可能還維持在兩個披薩的大小。這個問題,可能就要再高一層來做調整了。


2022/04/21

THE CODE BREAKER: Jennifer Doudna, Gene Edit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 -- Walter Issacson


看了十六天才看完。英文的閱讀速度比想像中的還要慢,再加上這本書有比較多生物化學上的專有名詞,儘量作者已經試著寫得很淺顯易懂了,但還是要偶爾查查單字。

作者是 Steve Jobs 那本書的作者,但我反而還沒看過史帝夫傳,就先來看這本了,不記得是在粉絲頁上看到的介紹,還是有朋友的推坑。總之,前一本書看完後,就開始閱讀這本巨著。

書一開始,先從找出 DNA 雙螺旋的架構的故事講起。因為這個故事是本書主角 Jennifer Doudna 的生物啟蒙書之一。再來從主角(簡稱 JD) 小時候出生在夏威夷開始介紹。生為新時代女性,雖然在走這條路上有遇到一些阻力,覺得女生不適合,不應該讀這科系,不過她還是隨著自己的興趣不斷往前進,一路唸到了博士,後博士。

再來進入本書的重點 -- CRISPR。書中很仔細地介紹了跟 CRISPR 有關係的人事物,包含 JD 在參加什麼會議時,遇到了 Charpentier,兩個人怎麼討論,然後開始合作,到後來的論文推出。前前後後還有雙方的學生參與,同時也有其他地區的研究室也在做類似的研究。

在精彩的研究過程講到一個段落後,隨之而來的是不同實驗室和商業公司之間的競爭:從研究項目的發表,到專利的爭取,以及誰應該對於這個領域擁有更高的貢獻度。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雖然都是在做研究,但其實會遇到的問題跟一般社會中的上班族沒有什麼兩樣,也是會勾心鬥角,建立自己的團體,使用一些方式想讓自己的成果更早公布,或是讓自己的能見度最大化。

當 CRISPR 的最初研究發表後,相關的研究開始如雨後春荀,蓬勃發展,就像是古代人開始懂得生火後,就開始研究怎麼利用火來煮各種食物;科學家也開始將 CRISPR 用在各種用途上。

書中很大一個章節是在探討,究竟人類是不是可以用 CRISPR 技術來修改基因,爭議最大的是能不能將這技術用在胚胎上,影響人類的世世代代。如果先將這技術用在移除可能的基因性疾病的話,那是不是也可以用來調整人的外貌,甚至於讓人變得更聰明,更有肌肉。也談到,由於技術還在很前期,所有設備都昂貴,是不是也會造成社會的更加分化,因為只有富人可以取得這些調整,窮人則無法負擔得起。

最後一章節談到了2019年開始流傳的 COVID-19,美國的各個研究單位怎麼打破既往的 silo 研究模式,更加公開的分享彼此間對於 coronavirus 的相關研究成果,一同對抗疫情。很多近期的 CRISPR 相關研究成果,剛好可以在這次派上用場,其中有MAMMOTH使用 Cas12 的 DETECTR,還有Broad Institute 的 Feng Zhang 使用 Cas13 的 SHERLOCK,和稱為 STOP-COVID 的設備。這章讓人見識到了美國人取縮寫名稱的能力。除了這些新興的偵測技術以外,也有大概描述傳統的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怎麼運作的。這應該就是那個 PCR 檢測吧。

書的結尾是 JD 和 Charpentier 在 2020 年拿到諾貝爾獎化學獎的過程。因為就是前一兩年的事,所以可以敘述得很仔細,從怎麼樣收到通知,怎麼跟家人講,和事後的安排採訪,以及兩人怎麼聯繫上。不像是一般網路上看到誰誰誰領到了獎,其實就結束了。

書很厚一本,談到的內容也很多,有些議題其實很開放性,也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和作法。前半部談到的 DNA 歷史故事和各種生物技術的研究過程,是讓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部分;中間的研究競爭,專利訴訟,和基因編輯的道德考量,讀起來就會覺得比較沉重些。

好在收尾是收在好事上,整本書讀完心情還是好的。

2022/04/08

異類矽谷: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

同時看多本書時,其中總是會有一本特別好看的書讓我一氣呵成,在短短的兩三天內看完。這本就是那麼的一本書。

書名寫到矽谷,你會以為他又只是一本在寫矽谷科技業的各種文化,描述人生勝利組的各種高大上生活,帶大家進入矽谷大觀園。確實,書中有講到了這一個視角,符合大家期待中的矽谷。但是除此之外,這本書讓我開了眼界,內容觸及了矽谷不是那麼光鮮亮麗的那一面,大家都比較少提及的那一面。

除了科技業以外,書裡還提到整個矽谷的地理環境,以及這幾年來因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種種改變,包含小湖愈來愈小、颳大風就可能面臨停電、年年必來而且愈來愈嚴重的野火、三不五時會進市區逛大街的山獅。

最後一部分則是有點獵奇的內容:原來 Windows XP 的桌面照片是有矽谷附近拍的,作者也在每年春天時會去找那極佳的藍天綠地組合。真正的地點已經變成葡萄園了,即便天時地利人合,也只能在那一區附近試著再找出同樣的感覺。

矽谷的長城、牧羊仔,和舊金山的 pooh patrol,都讓人對這個地區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如果台灣的每個鄉鎮也能有這類的書籍找出各地的特別之處,那該有多好啊;大家不用再只是週末四處走走,還能對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有更多的認識。

2022/04/04

價格烽火效應 Price Wars -- How the Commodities Markets Made Our Chaotic World -- Rupert Russell

 有些書,讀起來心有戚戚焉;有些書讀起來,卻會覺得跟作者格格不入。這本書就是其中一本。雖然網路上有不少書評覺得這本書好看,但我就是很難融入作者的思緒中。

作者試圖把現代的許多戰爭和失序與原物價格的大幅變化間建立關係;並且親力親為,前往許多第一線的戰火,或是前不久才經過戰火摧殘的國家,試圖從最底層的人民生活中去觀察這一切,證明都是價格因素造成的。

書中不斷地在描述不同國家的採訪過程,當地人民的無奈與辛酸,環境的險惡;然後再回到經濟理論上的說明,覺得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住在紐約和倫敦的投機者利用金融市場的機制去控制這些原先是為了避險,最終都成了投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對我來說,儘管去各地採訪能看到最真實的戰爭後情況,或是經濟被破壞後的慘況,但這也只是很一小塊能看見的地方而已。從這些自己親眼所見的場景,想將它跟自己的推論結合在一起,中間難免覺得有些牽強。

雖然不是那麼喜歡這本書的論點和它硬把個人採訪經驗結合到結論中,但它還是講了許多我之前不曉得的事。

比爾.柯林頓在世貿中心爆炸案發生時的反應,是詢問債券市場的狀況如何,而川普也一樣以價格的稜鏡看待這次的危機

原本的「避險者」是真實世界中的原物料使用者,例如農民和食品製造商。期貨市場原本的目的是讓他們獲得保障,能在未來用一定的價格交易產品,期貨應該要保障他們在今天付出投資後,能在明天獲得回報;

咖啡的使用者不再避險了,橡膠的使用者不再避險了,避險的層面已完全消失。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預算和供應鍊的那些人大多都離開了期貨市場,只剩下程式在對抗程式。

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從沒發現,幾乎每個案例中都有外國政府出手干預、利用國內政治動亂、支持反對勢力、尋求優惠待遇,甚或發起軍事行動

占領克里米亞與頓巴斯(Donbass)也並非偶然,這兩個地區都在近幾年發現了能夠出口至國際市場,並威脅到俄國的天然氣與原油

哈佛大學還是前往巴西投資了,並使用空殼公司隱藏自己涉入其中。如今他們面臨數個巴西州政府的多項控訴,其中一項控訴指出他們的公司採用「大量不合規定與違法的程序,侵占公有土地」

英國政府允許了另一筆交易,販賣十七億五千萬英鎊的軍武給沙烏地阿拉伯


2022/04/03

預兆 -- Michael Lewis

 一本感覺有點虎頭蛇尾的報導文學書籍,雖然無損於它的可看度,但總覺得這本書的結束方式有點像是影集拍了第一季後,感覺精彩的情節就要開始了,前面的漫長舖陳終於要開始遍地開花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整本書的重點可以歸納為:

許多不論是在公部門的(相對上)小人物,和民間企業對可能會發生的大流行病相當地有 sense。雖然在小布希時代,小布希在看了一本書後,就一擲千金成立了特定的組織來擬定未來在發生大流行病時,美國的因應措拖;但隨著他執政的結束,歐巴馬上台,整個單位就不見了,原本的成員不是各自回到原本的工作去,就是被併入其他單位,成了對於政府政策沒有什麼重要性的存在。

在描述了許多人對於 COVID-19 疫情來臨時所做的努力後,可以在書中不斷看到 CDC 的無做為和美國政府的無能。即便是民間或是前白宮的幕僚想要對政府提供更為有效的疫情預防方式,但總是被忽略。不僅如此,在面對這全球各國都使盡全力在應付的病毒前,還是有許多人算計著自己的政治生涯先於人民死活的政策。

雀樂蒂在加州明明做加州公共衛生署長應該做的事,但沒有人知道做事的人是她,因為高層不希望外界質疑為什麼加州公共衛生署長沒做那些事。她除了要完成任務,還得幫高層掩飾謊言。

喬.德瑞西的實驗室能提供的免費篩檢,做基因定序的服務,也因為可能會妨害到有收費服務的企業,或是已經跟州政府有簽約的廠商。

看完這本書很慶幸自己是生活在台灣。台灣政治上一定也是有很多暗地裡的勾當,但至少在疫情防治上,不知比歐美早了多少步。這本書名取為預兆,但我覺得一點也沒有預兆到什麼,比較像是介紹了幾位美國的吹哨者,但是怎麼吹,政府就是置之不理,不痛不癢。

這本書是在二○二一年五月出版的。書裡提及雀樂蒂在二○二○年三月下旬的日記中寫到「到二○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死亡人數將超過一百萬人」。雖然到二○二一年時,死亡人數還沒到那麼高,不過,時間來到今天(二○二二年四月二日),美國的死亡人數確實接近了她當初預估的數字。





乩童警探 一二集

接連看了兩集。第一集還算新鮮,到了第二集就看得比較慢了。一來,劇情雖然常會提到乩童,但真的跟乩童又沒有什麼關係。第二集後半大概就猜出是怎麼一回事了,但還是很享受在作者解釋的過程。只是前面舖陳有點久,而且人物有點多,再加上我是斷斷續續的看,看到後來都快忘了誰是誰,或是誰曾經出過什麼...